立志在朝堂实现人生目标的士子们,又有多少会愿意呢?
这让各宗藩在为郡主择婿(仪宾)时只能去挑选那些没有追求的人,‘以故诗礼故家,衣冠世胄,俱不愿与王府结亲,惟闾井白丁,扳援宗戚,转相诱引’。
就此郡主们再也盼不来学富五车、温儒尔雅的丈夫,对她们而言成年即意味美好人生的终结。
因为有志者不愿意与王府联姻,王府又不能出藩地去择婿,就只能在藩地里矮子里挑矬子了。
竞争从品性能力的比较变成了各自手段的争夺,金枝玉叶们就沦为竞价的商品,郡主们想得良配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郡主们这么惨,那么在皇帝、太后们看护下的公主们是不是要幸运一些呢?答案很残酷,几乎没区别。
首先,外戚不得干权注定了成为驸马就将无缘朝堂,因此有志之士也一样不愿意尚公主。
其次,虽然皇帝、太后们从亲情的角度希望公主们能有好的归属,从权力上也具备这个能力。但是他们的身份,导致在为公主选婿时也只能撞运气。
皇帝和太后作为皇朝最高权力以及最高身份的拥有者,为了维护他们以及皇朝的威严,是不可能像普通人家那样去和婚媒交流的,也不可能亲身去调查、了解诸多的预选者。
哪怕皇帝和太后在最后一轮亲选,但由于巨大的身份差距,为了维护皇权的威仪,负责最后一轮筛查的皇帝和太后,别说和候选者交流沟通了,甚至都不会允许候选者抬头直视。
所以才会出现让秃子、病痨鬼做驸马的笑话。”
第218章 选婿规矩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